在短短1个多小时里,10多个博士轮番上阵为我解释了他们各自的创新产品。这一场景发生在一家通信巨头创新日这一天。在一个通信业的老牌巨头公司中一下子碰到10多个博士似乎并不奇怪。博士在这里确实不算什么稀缺资源。
他们在公司总部三楼中庭进行创新实力的展示,弥漫着自由、热情的空气,却仍然让我有一点点激情缺失的遗憾。
在这里演示创新产品的员工统一穿着带有公司LOGO的浅灰色T恤,胸牌挂在左胸,“博士”这两个字会小小的出现在他们名字的下方,我碰到的第一个人是,此后5个都是,接下来我特意注意他们的胸牌,希望能找到非博士的同学,太遗憾了,我只找到两个没有标明学历,我想他们肯定不是博士了,或许是硕士,都不好意思写在胸牌上的这种。
来这里欣赏创新产品的,除了像我这样的媒体人士,还有两类人。一类是运营商代表。他们通常都被公司的销售簇拥着,在展台前审视着。当然对于设备商来说,运营商是上帝。还有一类是他们的同事。这是个午后,公司员工很多在午休时间过来欣赏这些创新产品的演示,三三两两的,手里拿着午后没有享用完毕的酸奶。他们通常发出低低的“哦原来是这样啊”或者“这也不咋的”之类的评价。我没有看到哪个创新业务特别吸引某一些人,造成围堵什么之类的局面。
说实话,在那些如何使网络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面前,我如同一头被迫听人弹琴的牛,被说得云里雾里。通信业的博士们的课题,理解起来真的有点困难。
直到走到那些创新应用面前,我突然意识到,撇开我是媒体人士不谈,其实我首先是一个消费者,也就是运营商的上帝。想到这一点,我颇为得意地抬了抬头,希望被某些出色的应用吸引,让这些应用满足上帝那些层次稍高的马斯洛需求。
但我似乎没有被满足。
一个博士在努力地为我解释一项实时自创电视广播方案。其内容是可以让我用手机在某个演唱会现场之类的地方直接拍摄上传视频,然后在家中获得授权的电视机上,我的家人可以实时看到这场演唱会。其实这个功能类似于一直被称为是3G杀手锏业务的视频通话,只是视频通话是两个手机的对话,这个广播方案中的另一个主角换成了电视。我仔细地想了一下,这项业务对于中国电信来说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我很怀疑要实现这一应用,需要多高的网络速率?
又有一个博士在推销一项应用广告平台的应用。就是让运营商基于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把自己完全转换角色定位成广告发布平台,让不同的用户收到不同的广告,比如说女人在点击某一部大片等待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看到的是香水广告,而男人的手机上则看到汽车的广告。当然,运营商为你点播了这些广告抵扣你的通讯费用或者其他的奖励。我无法判断我是否会为此而更讨厌无处不在的广告。
我又听到一些创新应用,比如把网址做成一个RFID的标签可以让消费者直接使用,比如说把存储于互联网各个角落的信息存储到一个平台上……但是,我并不觉得作为运营商的上帝我来说,这些应用是值得我期待,我希望找到小时候搬个小板凳在家门口盼望出差的父亲回来给我带个小礼物那种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到来。
我不得不说有点小小的沮丧,随之而来。这些需要3G甚至于4G网络的速率来承载的业务模型,至少在现阶段没有引起我的兴奋,那么包括我在内的“上帝”消费者,为什么要为到目前为止仍然不便宜的3G资费埋单呢?
或许有人会说我是杞人忧天。3G是运营商搭建一个快速的网络,让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就都可以接入无线互联网,运营商的老本行应该是收取流量的费用,就像他们在2G时代收取电话的通话费一样。但是别忘了,运营商显然不希望自己只干老本行,他们希望在3G及未来产业链中掌握的主导权,可以一切尽在掌握。
在我看到的一款运营商3G深度定制的手机里,用户点每个按钮似乎都要特别小心,你要是多点几下,说不定就中了运营商要你定制某项业务并且已经扣除费用的陷阱。
我觉得这样不好,运营商们,你们必须要征服了上帝,才能把上帝吸引到自己的网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