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将个人或公司电话在电话查询总机 上注册成中文名称,就可与注册的电话绑定,这样一来,如果谁要查询某公司的电话,只需知道公司名或人名即可。一家公司销售部的经理王强(化名)花了11万 余元向查询总机一方的某代理公司购买了3个长期的电话实名,没想到代理公司并未将11万元充满,只充了180元。
结果,王强只使用了不到半年,服务就被查询总机暂停。事后,王强向成都成华区警方报案。近日,成华警方破获了这起合同诈骗案,当事人李辉(化名)和张婷(化名)被抓获归案。
11万买电话实名只用了3个月
王强,是一家电焊设备公司销售部的经理。他说,去年,一家电话查询代理公司的推销员向他推荐一种新型的查询服务,这种服务就是“电话实名”。和推销员沟通后,王强觉得这种服务很适合自己公司的产品推广。
于是,去年3月,他和该公司签订了两份服务协议。当时双方约定,王强支付11.4万元给该查询代理公司,买下该公司3个电话实名,其中一个电话实名的使用权年限为永久买断,而另外两个电话实名的使用权年限分别为5年和13年。
签下合同后还不到半年,去年8月,王强拨打该公司查询总机时,却被告知他购买的电话实名已经服务到期,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王强赶忙前往当初和他签下合同的公司,但公司内已是人去楼空。此时,王强终于恍然大悟。随后,他向成华警方报警。
警方调查11万只充了180元
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根据王强提供的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电话查询代理公司的两名负责人李辉和张婷,但此时两人均已逃往外地。民警们并没有放弃,在随后两个月,民警先后辗转于华东一带的几个城市。今年3月,李辉和张婷先后在南京和盐城落入法网。
两人交代,他们是情侣关系。2007年,张辉就知道了“电话实名”这种新型服务,随后,他通过朋友的关系取得了国内一家知名电话查询公司的代理资格,并邀约自己的女友张婷一起经营。2007年6月,他们在成都成立了公司。
经营大半年之后,他们渐渐发现:大部分购买者并不了解这种服务。于是,他们决定以此作为敛财手段。去年3月,他们在收取王强11万多元的费用后,并没有按照合同的要求向其电话实名内充值,只是分别对3个实名内充值60元,共计240分钟,随后,两人携带余款逃跑。
在此期间,他们还如法炮制,骗取了包括王强在内的4家公司。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