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笃定互联网与通信之结合
李小龙:“新通信”追梦人
精彩履历
解的“中关村情结”让他在大学毕业三个月后便闪电“下海”,投入中国改革开放早期下海浪潮;
办海诚电讯,从此结缘“通信”,他创办的“263”首创“主叫计费”模式,堪称中国互联网史册浓墨重彩的一笔;
着互联网沉沉浮浮数载,如今的263逆市出海,巨资进发美国网络电话市场,坚守“新通信”的梦想。
中关村情结
那时候的中关村还是很开放的,只要找谁,推门就进,没什么等级。
国企仨月下海
李小龙1965年出生在北京,父亲对他影响很大。李小龙半开玩笑地说,自己“重入江湖”创办海诚寻呼后,有一天心血来潮请父亲参观了一下办公室。“老头转了一圈,给了一个评价:你终于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儿了!当时我一听心就凉了半截,敢情以前我做的在老爷子眼里都不是正经事儿!”李小龙的眼中闪过顽皮。
在他的回忆中,小时候长得太高是一个困扰,“太费”。那时候做衣服还要布票,他印象中裤子都是一截截的。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后,身高的优势使他成为校篮球队的主力。
这时候,中关村逐渐找到了“中国硅谷”的感觉,成为整个中国科技制造、创新最活跃的地方。学计算机软件的李小龙被中关村深深吸引着,经常转悠着去做“社会调查”。
事实上,1987年大学毕业后,李小龙首先去了一个国企,当时的电子办下属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厂。而他发现工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在学校时,家里每月给他30元,打篮球学校每月再给他补助20元,另有9.5元的副食补贴,生活很不错;但工厂才每月发给他59.6块钱,只多了一毛。于是在国企待了三个月的李小龙,带着“个人原因导致社会财富消亡”这样一个深远的“哲学命题”下海经商。
江湖历练
干什么都无精打采的,生意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间闹成这样了。
三年创办五六个公司
他还在国企的时候,几个朋友合办了一家销售公司,出售计算机配件、外设等。但他们不懂技术,便请李小龙帮忙。“后来我发现,这哪里是帮忙啊,全是我在干,根本离不开。”帮了一个月的忙后,踌躇满志的李小龙索性全身投入进去。自己做公司的兴奋没过多久,如同中关村里那些司空见惯的故事一样,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散伙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更是充满跳跃性,李小龙不停地开公司,又不停地接受失败。其间做过攒机小贩,搞过推销,干过软件开发,前前后后经营过五六家公司。那是人生中的一段低谷,“干什么都无精打采的,生意做得好好的怎么突然间闹成这样了。”1989年,出乎所有同行的意料,此时的李小龙选择了毅然“退出江湖”,用他的话讲叫“阶段性退休”。
再度结缘通信
最盛时,海诚寻呼一年有几千万的利润。
海诚寻呼成功崛起
1992年,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力邀他共同创业。久蛰思起,此时的李小龙已经告别年轻时的浮躁,复出后却发出“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感叹,感觉再回这行没戏,李小龙敏锐地把目光投向了市场规模更大、开放较晚的通信领域。而当时最容易着手的、投资规模最低的、投资许可度较低的就是寻呼。
这一次,久经沙场的李小龙找到了“方向”,那就是通信运营。1992年,海诚寻呼成立。这种投资小、回报快、技术难度低的业务使海诚当年便站稳了脚跟。第二年进入扩张,收购了一家做计算机网络产品分销的公司,第三年又收购了一家做计算机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的公司。最盛时,海诚寻呼一年有几千万的利润。不过,1995年中国寻呼业最繁荣的时候,李小龙敏锐地嗅到这个行业很快要走下坡路了。随即李小龙不动声色地做了各种调查,发现寻呼这块市场基本上要走向消亡,手机对其替代是毁灭性的。于是,第二年便卖掉了外地的公司,这笔款项便成为后来263的原始投资。
精彩语录
对于上市我们并不强求,一切看是否水到渠成,反正我们现在不缺钱!
任何商业规则都是一致的、简单的,就是企业通过一种产品对用户的服务,使用户对它产生依赖性。企业可以对这种依赖性进行控制,便赚到了钱。互联网同样如此。
我的每分钱都是从股东的兜里拿出来的,我花这个钱的心态自然和别人不一样。我是有70%把握的时候才敢赌,而不是20%就敢赌。